致力于燈光音響系統工程的整合與創新
欄目分類
知識科普
0731-84725088
舞臺燈光各燈
1. 面光燈:一般會裝在舞臺大幕之外,在觀眾席頂部的燈,有第一道、第二道等等
2. 側面光:在劇場樓上觀眾席兩翼所裝高的部分燈具,光線從兩側投向舞臺前表演區。
3. 耳光:分左右耳光、裝在舞臺大幕外左右兩側靠近臺口的位置,光線從側面投向舞臺表演區。
4. 頂光:在大幕后頂部的聚光燈具,一般裝在可升降的吊橋上,也可裝在吊桿上,主要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區。
5. 頂排光:舞臺上部的排燈,裝在每道檐幕后邊吊桿上,形成一排排條燈,成為一排光、二排光、三排光等。
6. 柱光:在舞臺大幕內兩側的燈具,裝在“伸縮活動臺口”上面或裝在立式鐵架上,光線從臺口內側投向表演區。按順序向里可稱為二道柱光、三道柱光等。也稱為梯子光、內側光、內耳光。
7. 腳光:裝在大幕外臺唇部的條燈。光線從臺板向上投射于演員面部或照明閉幕后的大幕下部。
8. 側光:在舞臺兩側天橋上裝的燈,光線從兩側高處投向舞臺 。天橋由低向高順序稱為可分一道側光、二道側光、三道側光,并有左側光、右側光之分,有時也稱為橋光。
9. 天排光:裝設在天幕前舞臺上部的吊桿上,是專門俯射天幕用的燈具。
10. 地排光:設在天幕前臺板上,或專設的地溝內,是仰射天幕的燈具。如天幕用塑料,也可將燈具放在天幕后地面上打逆光。
11. 流動光:位于舞臺兩側的流動燈架上,主要輔助橋光,補充舞臺兩側光線或其他特定光線。
12. 追光:自觀眾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,主要用于跟蹤演員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線,又用于主持人,是舞臺藝術的特寫之筆,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